近几年双非报考的热度高涨,但是可以看到,有意愿报考985/211高校的考生仍然占据主导。其中,211更是首选。
但是,与之相对比的却是招生名额的“供不应求”。
🍊以往期数据为例:
“985”院校共招生约占当年研究生招生总量的25%,“211”院校共招生占比约18%;“985/211”院校合计招生占比约43%。
虽然目前没有报考985/211高校的人数汇总,但我们可以在【往年考研报名人数top50】的高校中初见端倪。(由于24/25考研更新报名人数的院校较少,以23作为参考)
展开剩余85%在前50名中,35所都来自985/211高校,前25名更是全被这些高校占据。
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到,相比同学们高涨的报考热情,985/211高校的招生占比还不足以满足考研人的需求。
一句话总结就是:不管名校是不是更卷,它都是很多考研er的首选,尤其是实力水平不顶尖但还不错的“211院校”。
而这些院校招录人数少,竞争压力大,考研难度可想而知。
但有这么两所“211”院校,却并没那么热门,还在纠结院校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~
🏫 西藏大学西藏大学坐落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,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,具有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。
17年入选首轮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高校,22年入选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学科建设方面,生态学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中国语言文学(藏语言文学)是国家重点学科;工程学学科连续三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
生态学、民族学等7个学科上榜2024年“中国最好学科”排名,其中,生态学进入全国前20%。
从25考研的考情来看,西藏大学“友好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复试线多为国家线
从西藏大学25年复试线可以看出,绝大多数专业的复试线为国家线,整体上岸难度相对一些热门211院校要低一些。
2、一志愿生源不充足
根据西藏大学24年研究生招生情况表可以看出,24年共有3588人报考,最终录取990人,其中调剂录取608人。
有些同学看到调剂人数不少,可能会有点担心,是不是学校为了要调剂生,所以卡一志愿学生。
但还真不是,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专业基本上是不收调剂的,所以调剂多,更多是生源不足的原因。
3、专业课无明显压分情况
从近几年的复试名单看,专业课分数给得还算实在,没有明显的压分情况,说明考试是比较公平的。
🏫 延边大学延边大学坐落在享有“教育之乡”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、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。
延大共有18个一级博士点,31个一级硕士点,还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。17年和22年,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先后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
延边大学友好的原因主要源自于:
1、复试线采取B区国家线
延大虽然身处A区,但执行的是考研B区的国家线。
对于想拥有研究生学历但对于地理位置没太大要求的同学来说,真的可以考虑一下,毕竟相比于其它211院校,复试线低了10分。
2、信息公开透明
延大近几年坚持公布一志愿考生初试排名。
大家可以根据公布的排名,结合招生人数和复录比,相对准确地判断自己进入复试的可能性,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复习策略和计划。
3、保护一志愿,不压分
延大对考研人还十分友好,保护第一志愿,不歧视本科学历。比如,在24年一志愿考生占上岸人数的77.45%。
而根据延大25年复试名单也可以看到,大部分专业一志愿考生的自命题专业分数较高,无恶意压分招收调剂的现象。
总的来说,西藏大学和延边大学这两所院校,虽然地理位置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一线城市”或“热门地区”,但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211高校,它们提供了独特的学术氛围、文化体验和学科优势。
对于基础相对一般、希望冲击211平台,或者本身就是本地考生、所学专业与学校特色方向高度契合的同学来说,它们是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。
地理位置固然是考量因素,但换个角度思考,这也可能意味着更小的竞争压力和更独特的成长环境。
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,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能够拼一下985或者好一些的211,可以给自己的未来增加一些竞争的筹码。
但同时,一定要充分了解院校具体的情况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,才能提升自己上岸的可能性!
发布于:北京市配查查-国家正规炒股平台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-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