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"只要考上清华,直接奖励100万现金!"近日,广西贵港某民办学校的一则奖学金公告,让全网炸开了锅。
一边是家长感慨"别人家的学校真大方",一边是教育专家痛批"助长教育功利化"。更戏剧性的是,当地教育局迅速出手叫停,称其"违规炒作升学率"。
这场围绕"天价奖学金"的争议,究竟孰是孰非?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教育迷思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一、事件回顾:百万奖金引发的连锁反应
8月15日,贵港某民办高中在校门口拉出醒目标语:"热烈祝贺我校李XX同学考入清华大学,奖励100万元!"现场堆成小山的现金墙照片,瞬间刷爆网络。
校方接受采访时理直气壮:"我们就是要用真金白银激励学生!"
家长群里却吵翻了天:
展开剩余77% 支持派:"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没毛病!" 反对派:"这是把教育当生意做?"48小时后,当地教育局一纸通报给事件定性:违反《关于严禁炒作高考状元、升学率的通知》,要求立即整改。
二、争议焦点:教育该不该明码标价?
1. 校方的小算盘
知情人士透露,该校近三年高考成绩平平,百万奖金本质是"招生广告":
去年学费上涨40%,仍报名火爆 今年中考录取线比公办学校高出15分 有家长吐槽:"这100万迟早从我们学费里赚回来!"2. 教育部的红线
早在2022年,教育部就明文禁止:
✅ 不得宣传"高考状元"
✅ 不得以升学率奖励教师
✅ 不得以任何形式炒作考试成绩
专家指出:"用金钱刺激应试,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。"
3. 被裹挟的学子
那位获得百万奖励的李某坦言:"现在全校都盯着我,压力比高考还大。"
心理医生警告:这种"造神运动"可能引发:
获奖者的焦虑症 落榜生的挫败感 全员的功利心态三、深度观察:奖学金的正确打开方式
其实,国内外名校都有奖学金制度,但方式截然不同:
🇨🇳 国内常见操作:
• 考上清北 = 现金奖励(某地最高纪录200万)
• 高考状元 = 房企送房+商家代言
🇺🇸 哈佛大学案例:
• 按家庭收入分级补助(年收入<8万美元免学费)
• 奖励学术创新而非考试分数
教育学者建议:与其重金悬赏,不如:
1️⃣ 设立科研创新基金
2️⃣ 资助贫困学子
3️⃣ 改善教学设施
四、网友激辩:你支持天价奖学金吗?
搜狐民调显示:
45%支持:"市场经济,愿打愿挨" 38%反对:"扭曲教育本质" 17%吃瓜:"给我100万,我也考不上"神评论集锦:
• "建议加一条:毕业收回奖金,防止躺平"
• "下一步是不是该拍卖清华保送名额了?"
• "我们学校当年考上清华,就发了本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..."
五、记者手记:当教育变成一场豪赌
在这起事件中,最让人唏嘘的是:
• 学校把学生当"业绩工具"
• 家长把教育当"投资理财"
• 社会把名校当"人生终点"
或许正如某位乡村教师所言:"最好的奖励,是让学生明白——读书不是为了钱,但知识一定能让你更值钱。"
互动话题:
#如果你考上清华会要100万吗#
当然要,不要白不要 拒绝,不想被道德绑架 捐出来做奖学金(欢迎留言关注,点赞最高的送《清华学霸不是靠奖金炼成的》电子书一本)
发布于:山东省配查查-国家正规炒股平台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-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